前段時間,一個叫做“這才是正宗金針菇”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。網友們紛紛提出了疑惑,平時在超市、菜場買到的白顏色的“金針菇”其實是銀針菇嗎?網友們還為金、銀針菇站起了隊,有的認為金針菇顏色更黃、味道更鮮美,有的認為銀針菇口感更嫩,都為自己更喜歡的一種“打call”。
金針菇、銀針菇,到底不同在哪里?針對這個問題,來聽聽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小林怎么說。
“無論是市場上所說的金針菇還是銀針菇,其實學名都是冬菇,拉丁名為Flammulinavelutipes(Curtis)Singer,又叫樸菰、構菌、毛柄金錢菌和凍菌等,一般市場上的商品名都統一叫金針菇。所謂的‘銀針菇’其實也是金針菇,是白色品系。”李小林博士告訴記者,黃色的金針菇口感更好,但有兩個缺點,一是子實體纖維素含量高容易‘卡’牙齒,二是商品貨架期短、易褐變。白色的銀針菇口感稍差,但更適應大規模工廠化生產,不易褐變,也不太卡牙齒。
據了解,金針菇作為我國主栽食用菌之一,規模商業化生產始于20世紀80年代,40年來經歷了幾次較大的栽培技術變革。早期的金針菇人工栽培均使用野生馴化的黃色品種,菌蓋黃色,菌柄粗壯、基部褐色,易開傘,口感脆嫩、爽滑,但商品外觀不甚理想。
自20世紀80年代后期,科技工作者先后選育出系列雜交品種,如雜交19號、FV129、F7、華金18、華金63、川金3號等,雜交的黃色品種迅速替代了野生馴化品種,黃色品種占據國內市場主導地位直至20世紀末。
日本某學者首次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白色金針菇品種M50,并于1988年在日本品種登錄并逐漸推廣。隨著國內消費市場的需求變化,進入21世紀,白色金針菇品系逐漸替代了黃色系,目前市場銷售的金針菇絕大多數為白色,僅部分省份在特寫季節栽培和銷售黃色金針菇。
一直以來,金針菇都是燙火鍋必備的佳肴。但大家可能不知道,四川是全國最大的黃色金針菇栽培基地之一。據估計,四川省黃色金針菇比例約占比30%左右,而全國黃色金針菇比例遠低于10%。由于黃色金針菇栽培難度大,商品保鮮性不高,易褐變,所以近年被白色金針菇擠占。但由于黃色金針菇的口感和風味優于白色金針菇,近年來發展或重現生機。
金針菇含有18種氨基酸,尤以精氨酸和賴氨酸含量突出,對兒童腦發育具有一定促進作用。李小林博士強調,不論是金針菇還是銀針菇,都是高鉀低鈉、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優質食品,具有高蛋白、低脂肪的特點。建議經常食用。